「珠海製造」姐妹船出海會合 共建「一帶一路」
1 年前
268

【特訊】據內地媒體報道,近日,靠泊於國際貨櫃碼頭的利比里亞籍新造拖輪「姆溫格」經高欄邊檢站出境檢查後順利啟航,前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蓬。

該船將與6月26日在高欄口岸出境的姐妹船 「馬永巴」會合,一起為國際錳礦礦山巨頭之一的康密勞(Comilog)公司服務於在加蓬的莫安達(Moanda)礦山。「姆溫格」輪船長28.4米,型寬13米,航速12.5節,拖力80噸,可搭載10名船員,入級英國勞氏船級社(LR),由顯利(珠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該船廠是由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香港財利船廠有限公司獨資興建,主要建造玻璃鋼豪華遊艇、碳纖維高速客輪、鋁合金質高速船、鋼質拖輪等船舶,已累計造船超460艘,產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中東、東南亞、肯尼亞、孟加拉國、埃及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姆溫格」輪駛離國際貨櫃碼頭,至高欄港K14錨地進行船舶試航,並計劃完成試航後直接出境。

該站對船舶試航結束後直接出境提供了「一次性辦結」的便利保障,主動對接船舶代理公司,量身定制「一船一策」工作方案,嚴密勤務組織,優化查驗流程,增派警力開展船體檢查、人證對照和窗口手續辦理,確保通關各環節緊密銜接、高效有序,保障船舶出境「零等待」。

「對造船企業來說,完成船舶建造並不意味著完工。交付前的試航如同商品出廠前的質檢,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該站邊防檢查處副處長王道君介紹。

據高欄邊檢站統計,今年1-7月,該站已累計為12艘試航船舶一次性辦理直接出境手續提供了便利,同比增長1.4倍。「以往試航完還需要船舶從航道上返回碼頭辦理邊檢手續後才能出境,同一段航程需要走3次。現在邊檢機關提前為其辦理出境手續,允許船舶試航成功後不必再回靠碼頭,可以直接出境,這大大節省了船東和船廠時間與經濟成本。」珠海中外運船務代理有限公司楊力成高興地說,「燃油費、拖輪費、泊位費和人工費等航運成本,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得益於邊檢的便利舉措,每次試航可節省數萬元,也提高了碼頭周轉效率。」

近年來,高欄邊檢站結合國家移民管理局出台的便民利企舉措和高欄口岸實際,細化成16條工作措施,包括實施港口邊檢行政許可「一地辦證、區域通用」,推行國際航行船舶入境出境手續「一次辦妥」,實施7×24小時國際航行船舶入出境通關保障,全面實行國際航行船舶網上預報預檢、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理等,開設大宗商品、鮮活產品、民生物資等出入境「快捷通道」,最大限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目送著「姆溫格」緩緩駛離碼頭,想像著這一艘艘經過工程師的匠心和工人的巧手打造的「珠海製造」,從高欄港出發,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大港口發揮作用,持續為國際貿易提供航運支點,與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創藍色經濟新篇章,該站執勤民警心裡升騰起一股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