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推十一項措施 扶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
4 個月前
2399

【特訊】「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十二場——《珠海市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昨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若干措施》從降低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成本、支持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培育優質企業和產品、打造應用場景首發地等方面提出了11條政策措施,給予企業全方位的支持。

珠海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張根、珠海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林新鋒、珠海市財政局副局長趙威振介紹了政策主要內容。發佈會由珠海市新聞辦副主任李丹媛主持。

據悉,《若干措施》的出台,是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生態的重要部署。為加快「雲上智城」建設,《若干措施》制定了具有多項「珠海特色」的措施,包括設立總額最高5億元的「算力券」、總額最高1億元的「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服務備案、推廣智能終端產品應用等。

算力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設立總額最高5億元的「算力券」,降低企業使用智能算力的成本,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實際購買算力費用的50%獲得「算力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0萬元的「算力券」。

演算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設立總額最高1億元的「模型券」,降低企業研發和使用大模型的成本,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實際購買大模型服務費用的30%獲得「模型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萬元的「模型券」;對通過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的深度合成服務、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的企業,分別給予每個不超過2萬元、25萬元的獎勵。

數據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對通過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三級以上認證的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勵,提升企業數據管理能力。

此外,珠海強化省、市聯動協同,形成政策疊加效應,對機器人關鍵技術攻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等予以支持,對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新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獎勵。在打造應用場景方面,鼓勵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新技術、新產品在珠海「首發首秀」,對優質解決方案給予獎勵。

當前,珠海正提速建設「雲上智城」,加快發展低空經濟、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開源體系等未來產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塑造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抓手,推動更多新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集聚成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