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由教青局、澳門科學館及銀河娛樂集團合辦的「青年科技村」科創人才培養計劃昨舉行結業禮暨迎新活動,標誌著首兩屆學員完成階段性學習,並歡迎第三屆新學員加入。為回應社會對青年科創人才培養的期望及響應特區政府「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及全社會通識教育」的施政方針,計劃將於2025/2026學年增加招生名額,並重點深化人工智能科技培訓,以提升學員的AI素養及應用實踐能力,培育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科創人才。
活動昨日下午5時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穆欣欣、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兼館長邵漢彬、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銀河娛樂集團公共關係助理高級副總裁黃芝蓉及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等出席。
張敏輝表示,「青年科技村」科創人才培訓計劃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有機會接觸到最新的科技知識,體驗最真實的科研場景,並與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學員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課程和實作,感受科技創新的力量,開拓學術視野。她勉勵結業學員帶著寶貴經驗,在科技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不斷創造新的成就。同時呼籲新生珍惜學習機會,未來三年學習電腦、網絡工程等多領域知識,重點強化人工智能教育。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與澳門發展大局,未來以所學回饋社會。
邵漢彬表示,計劃邁入第三年,始終堅持發掘、培養澳門科創青年人才的初心。為回應社會需求,學員名額已從原定的300個擴展至超過400個。在此,他分享三點期望,一是期望學員心懷感恩,珍惜所有資源與機會。二是期望學員藉此瞭解科技前沿與人才需求,發掘自身在科創領域的興趣與潛能,做好生涯規劃。三是期望學員學會運用科學思維和科技手段分析、解決問題,具備科學家般的思考方式與精神。熱愛科學,成為科技創新的推動者和科學精神的傳播大使,豐富人生閱歷,未來貢獻社會。
黃芝蓉欣喜見證「青年科技村」計劃規模持續擴大,吸引眾多學生參與並展現科技熱情。新學年增加名額惠及更多學生,並迎來首批畢業生誕生,課程將深化AI技術培訓,提升實踐能力,並組織參訪內地頂尖科創企業,期望畢業生在大學選科時繼續追尋科技夢想。
現就讀高二的李同學參與計劃兩年,她表示,首年完成通識課程後,高二選修生物化學科系,並在澳門理工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學習,由教授或博士生指導進行中學未接觸的實驗。學習經歷明確其升學方向,未來將報讀生物科學系。新學員初三的鄭同學則指出,科技已融入日常生活,從支付方式到AI應用,掌握科技知識是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她期待前往大灣區交流,深入瞭解科技發展動態。
「青年科技村」計劃以「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推動人才培養,提供北斗及信創實驗室等尖端設施,課程設計涵蓋AI、工程、生物化學等專業,並定期組織研學活動。在計劃支持下,學員取得突破性成果,成為全國首批獲奇安信安全能力認證的高中生;同時在多項本地及區域科技賽事中表現優異。這些實踐經驗有效提升了學員的科技應用能力,為其職涯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2025/2026學年,計劃將進一步優化課程:一級學員將通過跨學科通識課程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二級學員可按興趣選擇專研項目,接受專家指導;三級學員則聚焦深化專業知識,進行高階專題研究與創新實踐,並有機會代表計劃參與更高層次的國內外科技競賽與交流活動,為升學及未來投身科技產業做好充分準備。同時,17個戰略夥伴及8個合作夥伴單位共同為學員提供專業導師指導、產業級實驗平台及優先實習機會,透過推動科普教育、協助生涯規劃、支持升學與多元發展,為本澳培養更多具備科學家精神與家國情懷的科創人才。
為鼓勵學員積極參與,銀河娛樂集團特設「銀娛科創潛能之星」獎,表彰十位最活躍參與各項科技活動及比賽的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