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倡澳突出平台功能 助灣區東盟協同創新發展
2 年前
1237

【特訊】由華南師範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東南亞論壇」2022國際會議暨粵港澳產教融合協同創新論壇,於昨日上午在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講學廳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召開。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葉桂平獲邀參會。

葉桂平與會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常態,國際變局亦對全球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使粵港澳大灣區加速發展外向型經濟面臨著較大挑戰。他續表示,東盟由11個東南亞經濟體組成,區內人口龐大,營商環境越趨便利,伴隨粵港澳大灣區向高端方向發展,區內企業積極向外拓展,東盟可謂是理想的貿易和投資目的地。粵港澳城市群與東盟成員國都擁有良好的宏觀發展條件及較佳的增長前景,雙方可在區域製造業供應鏈、物流及貿易、基建融資、創新及科技等領域深化合作。澳門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之一,也是中國和葡語國家聯繫的橋樑和紐帶,可通過發揮「走出去,引進來」的橋頭堡作用,助力灣區與東盟地區協同發展。

葉桂平對此建議,其一,澳門特區政府應把「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等工作系統結合,加強東盟對接大灣區形成綜合製造業供應鏈;其二,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聯繫的紐帶,應加強中葡互聯互通的平台優勢,推動葡語國家與東盟輻射連帶的自由貿易;其三,澳門可充分利用優惠的金融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大灣區與東盟物流貿易中心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其四,澳門在粵澳橫琴深合區的政策帶動中,可積極發揮基建融資功能,配合東盟的資金需要,解決東盟投資不足等問題,促進互利共贏。

是次會議開幕式由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吳堅主持,華南師大黨委書記王斌偉、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泰國泰中友好協會會長Korn Dabbaransi、柬埔寨國家發展資源研究院顧問Chhem Kieth Rethy等嘉賓致辭。此外,來自東盟11國及兩岸四地的政界人士、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圍繞依託區位優勢與發展優勢,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與東南亞國家的協同創新發展等議題展開熱烈交流,對建設友好健康的多邊主義格局、推動中國-東盟構建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具有重大意義。